欢迎访问沈阳市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 今天是
发布时间:2014-03-14 来源:

  各有关单位及定点医疗机构:
  为加强参保人员因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就医管理,确保参保人员合法权益,更大限度地合理使用统筹基金,经研究决定,扩大参保人员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急危重症的含义
  急危重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危及生命或重要器官功能者,如不采取抢救措施而难于缓解或有严重致残危险的某些综合征或疾病。
  二、急危重症门(急)抢救病种范围
以辽宁省卫生厅《辽宁省急危重症抢救指征、抢救成功标准及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及临床操作规程为重要依据,凡参保人员所患疾病符合急危重症含义的,或发生的疾病符合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病种范围且危及生命的,在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或在120急救车上实施紧急救治者,其抢救期间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均由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
  (一)常见急危重综合症
  1.休克;
  2.昏迷;
  3.惊厥;
  4.脑疝;
  5.心搏呼吸骤停;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7.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二)各系统急危重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血管系统急危重症:
  (1)急性颅内高压或慢性颅内高压急性加重;
  (2)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3)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急性脑干梗塞;
  (4)急性颅脑外伤引起的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颅内多发血肿和脑室内血肿、广泛严重脑挫裂伤、开放性颅脑损伤及颅脑火器伤;
  (5)癫痫持续状态。
  2.心脏血管系统急危重症:
  (1)急性冠脉综合征;
  (2)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
  (3)严重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阿-斯综合症、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以及其它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
  (4)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
  (5)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呼吸系统急危重症: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呼吸衰竭;
  (4)肺栓塞;
  (5)肺水肿;
  (6)大咯血(24小时>600ml,或一次>100ml,或持续咯血需输液输血者,或因咯血引起气道阻塞出现窒息者);
  (7)气胸;
  (8)气管异物;
  (9)喉梗阻。
  4.消化系统急危重症:
  (1)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3)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4)急性胃扩张;
  (5)急性坏死性肠炎
  (6)急性肠梗阻或肠套叠;
  (7)急性肠扭转;
  (8)胰腺炎急性发作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9)急性肝功能衰竭;
  (10)肝性脑病;
  (1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2)胆囊、胆管结石症急性发作;
  (13)嵌顿疝。
  5.泌尿系统急危重症: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钾症;
  (3)急性尿潴留。
  6.内分泌代谢系统急危重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甲状腺功能亢进;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7.血液系统急危重症: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急性溶血;
  (3)凝血机制障碍致组织或器官大出血。
  8.妇科急危重症:
  (1)子宫功能性大出血;
  (2)异位妊娠大出血;
  (3)卵巢肿瘤蒂扭转。
  9.烧伤急危重症:
  (1)成人烧伤面积在30%以上或III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上;
  (2)小儿烧伤面积在15%以上或III度烧伤面积在5%以上;
  (3)呼吸道烧伤;
  (4)烧伤合并休克或内脏并发症;
  (5)烧伤并发败血症。
  10.严重急性中毒。
  11.严重肢体、脊柱创伤。
  12.其他经临床专家认定属于影响生命指征的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范围的疾病。
  三、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结算标准
  参保人员因患符合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病种及抢救标准的,经120急救者、或经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留观未住院者、或经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留观转住院者、或经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直接住院者、或经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死亡者,其抢救期间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须含治疗费收费项目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统筹基金支付70%、个人自付30%;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统筹基金支付60%、个人自付40%。
  四、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
  (一)对参保人员的结算方式
  1.参保人员因患急危重症在120急救车上紧急救治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救治终结后由参保人员或代办人员携带相关材料到市急救中心医保科结算;
  2.参保人员因患急危重症在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救治终结后由参保人员或代办人员携带相关材料到救治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科(办)结算;
  3.参保人员因患急危重症在非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抢救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于救治终结后由参保人员或代办人员携带相关材料到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或所属分局审核结算。
  (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方式
  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参保人员因患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由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按规定进行结算。
  五、其他要求
  (一)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掌握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病种及诊断标准,要将门(急)诊抢救患者的抢救记录、留观病志、药品及诊疗项目明细、医疗费用收据复印件妥善保管备查,同时要按照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要求及时上传相关信息。
  (二)参保人员因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留观需转住院的,但由于留观医院住院床位紧张,其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的,医保科(办)应备案并注明原因。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留观医院应主动协助参保人员联系其它有治疗该疾病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转院治疗事宜。
  六、本通知自2014年4月1日起执行,原有与之相同文件及规定废止。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沈阳市财政局
2014年3月14日

沈阳市医疗保障局版权所有   辽ICP备19001962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28号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6     地址:和平区南宁南街11号   沈阳医保服务电话:024-12345-1-7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