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 今天是
发布时间:2006-02-07 来源:
各医疗保险参保单位、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参保人员的不断增加,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特病体检工作,根据《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经办业务管理教程》(辽社险发[2005]1号)及《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病门诊治疗管理暂行规定》(沈劳社发[2001]52号)文件精神,在借鉴外省、市的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印制了《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病门诊体检认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 O六年二月七日




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病门诊体检认定标准

总  则



  六种特殊病种应首先符合原发病诊断标准。

分  则

  一、糖尿病(具有合并症之一者)
 (一)合并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为主(肢体)
  1、有糖尿病史;
  2、有神经系统表现:
  A:感觉异常
  ①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下肢较上肢为重,特点为呈袜状或手套样分布。
  ②可呈对称性疼痛,疼痛的性质为刺痛、灼痛、触痛觉过敏。
  ③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及触电样感觉。
  B:当运动神经累及时,常有不同程度肌张力弱、肌力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和瘫痪。
  3、肌电图及神经传导电位检查,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受损神经在一支以上。(肌电图的标准:神经损伤下降达20%以上)
  4、必须同时并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Ⅱ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彩超有血管病变(斑块或闭塞)之一。
  (二)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合并脑出血、脑梗塞(无症状腔隙性脑梗除外)
  1、有糖尿病史;
  2、有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如头痛、头迷、恶心、呕吐、语言障碍、偏瘫、四肢活动障碍、共济失调等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的专科检查必有。
  3.CT、MRI检查有异常病灶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糖尿病慢性视网膜病变
  1、有糖尿病史;
  2、有自觉症状;
  3、临床上多依靠眼底检查及荧光素血管造影,增值型:
  四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形成或合并有玻璃体出血
  五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
  六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四一六期必须在回报单上具体描述。
  若玻璃体出血看不到眼底时,应结合超声检查(有玻璃体出血)
  4、必须同时并有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尿蛋白+)。
 (四)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有糖尿病史;
  2、临床表现冠心病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或心力衰竭2度以上;(体征及相关检查的描述)
  3、心电图ST-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降低并且≥0.1mv,T波呈低平或双向、倒置;急性及陈旧性心梗心电图改变
  4、放射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和心向量示心脏增大;室壁运动异常
  5、临床除外其它的心脏病变。
 (五)糖尿病肾病
  1、有糖尿病史
  2、伴蛋白尿++(不同时间至少两次尿检蛋白++,排出其它原因的尿蛋白);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以上。
  3、临床上相当于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第四期(即临床肾病期),尿蛋白排泄率> 200/μg/min,尿蛋白排出量>300mg/24h;
  4、排除其它肾病。
  二、高血压病(3期)
  病程中收缩压21. 3Kpa(160mmHg)及或舒张压12.6kpa(95mmHg)
 (一)合并脑出血、脑梗塞(无症状腔隙性脑梗除外)。
 (二)合并心力衰竭2度以上、心梗。
 (三)合并肾功能衰竭(临床大于等于四期肾病)。
 (四)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三、冠心病陈旧性心梗
 (一)急性心梗病史,典型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改变。
 (二)心电图检查有肯定性病理性Q波,如无病理性Q波应结合原始病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病志中记载心肌酶谱升高或肌钙蛋白升高达正常值二倍以上。
  b、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有75%闭塞的相应血管并进行PCI治疗的。
 (三)目前仍有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症状。
  如下壁心梗提供急性期病志,心电向量提示AMI。
  四、尿毒症透析治疗
 (一)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二)实验室检查达到以下指标:BUN>20mmo1/L; Cr>450-umol/L;CO2 - CP<15 mmol/L; Ccr<20ml/min。
  五、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
  1、以病志有手术记录为主。
  2、结合影像学及病史资料的报告。
  六、恶性肿瘤放、化疗
  1、医院出据确切的诊断。
  2、病理报告。
  3、放、化疗的治疗方案。

沈阳市医疗保障局版权所有   辽ICP备19001962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28号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6     地址:和平区南宁南街11号   沈阳医保服务电话:024-12345-1-7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